友嘉併MAG 躍汽車設備龍頭
2015-08-24 04:53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/台中報導 兩岸全功能數控工具機製造龍頭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(23)日宣布,成功併購德國MAG集團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,友嘉集團藉此「脫胎換骨」,正式躋身全球最大的汽車整廠、整線自動化生產設備供應商。 友嘉同時也成功併購瑞士知名多軸加工機龍頭廠Pfiffner,這家公司年營收約7,000萬美元(約新台幣22.5億元),而MAG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年營收近6億美元(約新台幣193.2億元),連同年初併購的韓國DMC工具機廠,友嘉集團將可新增約230億元營收。 朱志洋強調,這對台灣工具機產業來說,不但是歷年來最大的國際併購案,也等於向全球宣告,友嘉已由原來的全球前十大金屬切削工具機製造集團,一舉躍升為全球前三大,僅次於DMG MORI及日本MAZAK。 協助產業轉型,國發基金將匡列200億元併購投資基金,連同民間併購基金總規模達700億至800億元,預計9月上路。友嘉與MAG這項併購案,已被行政院鎖定,可望成為首件適用的成功案例。 朱志洋暫不能透露併購投入金額,但據了解,兩年前法國FIVE集團併購年營收約3億美元的MAG航太事業,當時出資1.8億美元;業界以MAG自動化系統營收規模,推估併購金額將超過3億美元,即至少新台幣100億元。以下為專訪紀要: 產品線 業界最齊全 問:友嘉併購MAG集團的全球大戰略為何? 答:MAG是全球汽車產業最主要、技術最先進的統包生產廠供應商,及引擎與底盤元件機械加工使用的設備供應商,集團目前在德國、美國、中國、印度及匈牙利設有7座生產基地,員工數約1,500人。 全球汽車產業占工具機消費市場的40%,是最主要的客戶群。 MAG客戶涵蓋全球知名汽車大廠,如賓士、BMW、勞斯萊斯、福斯、奧迪、通用、福特、豐田、日產、一汽大眾等,是唯一一家供應全球汽車原廠的設備供應商。 友嘉在併購MAG後,可藉此快速擴大歐洲市場,並提升集團在汽車產業的版圖與知名度;另一方面,MAG也可加快進入亞洲市場。雙方還可在採購、生產及技術方面,達到協同的加乘效益。 MAG生產的設備中,在發動機、變速箱兩大項目全球市占超過30%,曲軸等傳動件市占約35%,齒輪逾20%,汽車模具更是全球前三大供應商,友嘉將成為汽車產業設備供應鏈中,產品線最完整齊全的供應商。 問:近幾年全力推動國際併購與合資的考量為何? 答:友嘉併購德國MAG、瑞士Pfiffner後,工具機事業群在全球累計已達32個品牌、50座生產基地,分布全球10個國家,其中除了匈牙利外,包括德國、日本、美國、台灣、中國大陸、瑞士、義大利、韓國及印度,都是全球前十大工具機製造國。 台灣工具機產業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,但工具機整機廠多屬中小型企業,加上品牌知名度不高,在國際市場面臨集團型大企業競爭,難有招架之力。友嘉這些年來,全力進行國際併購與合資,為的就是強化集團的品牌與作戰力,和國際大廠一較高下。 國際化 日媒也說讚 透過併購或合資,是擴張營運版圖與規模最快速的方法。 事實上,併購效應也逐漸發酵,以二年前併購的德國Huller Hille為例,去年在上海成立分公司,為重慶長安汽車完成四條產線,今年預估可貢獻數千萬美元業績。 另外,友嘉去年入主日本池貝後,集團陸續接獲日本工具機大廠訂單,主要應用在3C電子產業產品。此次成功併購MAG,日本多家媒體,就以「國際化的友嘉」重新定位友嘉集團,顯示友嘉的國際品牌形象逐漸受到國際認同與重視。 至於瑞士Pfiffner,是全球知名的轉盤式多軸自動加工機製造廠,客戶涵蓋汽車工業及液壓與氣動產業領域,友嘉併購Pfiffner,有助於提升集團在智慧自動化製造領域的地位。 匯率助攻 加速全球狩獵 問:友嘉集團目前在全球市場的地位為何? 答:友嘉併購MAG等大廠後,成為全球最大汽車整廠、整線自動化生產設備供應商,及全球前三大金屬切削加工機製造商;在軌道運輸方面,也是全球前三大供應商,橫跨產業領域日趨多元。 以航太市場為例,友嘉旗下義大利的JOBS、SACHMAN、RAMBAUDI、SIGMA,以及日本池貝、德國HESSAPP、HULLER HILLE等都有出貨,已是全球前五大航太設備供應商,除此之外,客戶更是涵蓋了波音、空中巴士、勞斯萊斯及普惠等國際大廠。 而在核能發電設備方面,集團旗下有義大利的JOBS、日本的池貝(IKEGAI)等,已躋身全球前三大供應商。 電子產業設備部分,去年全球智慧手機品牌欲購買100台四軸、五軸車銑複合機,台灣友嘉更是打敗世界前二大廠,最後取得獨家供應權。 問:友嘉集團後續是否還有國際併購計畫? 答:為了朝全球第一的目標邁進,友嘉推動國際併購或合資的腳步不會停止。 尤其,未來將會運用新台幣相對強勢的優勢,藉由國際併購等方式,擴大應用領域、跨入高階工具機市場及擴大國際布局,這已是時勢所趨。 舉例來說,像東台集團最近成功併購法國PCI-SCEMM及奧地利mbi兩家大廠,就是全力搶進全球高級汽車加工設備領域的成功例證。 友嘉兩年前併購MAG集團旗下工具機事業Modul、Hessapp等六家工具機廠後,集團在毆洲的生產基地一下子增加至10家,歐洲市場年營收也由70億元一口氣增至200億元,成功躋身歐洲大型工具機集團,與GROB、HELLER等大集團同台較勁。 友嘉今年一口氣併購了三家大型企業,除了MAG、Pfiffner之外,年初才併購韓國DMC工具廠,共投入2,000餘萬美元取得80%股權,DMC是韓國前六大工具機廠。 事實上,集團還計畫入股中國大陸一家工具機廠,最快今年底前敲定。 此外,未來二年內,集團還計畫併購日本一家年營業額逾450億日圓的大型工具機廠,以及韓國一家年營業額10億美元以上的工具機大廠。 甩不景氣 業績拚年增15% 問:友嘉集團推動在台上市計畫的進度為何? 答:友嘉已於去年底在台灣國際工具機展的會場攤位上,與凱基證券簽約輔導上市,目前進度一利順利。集團屆時將整合全球超過10個國家、60座以上的生產基地的資源,預計2018年股票在台掛牌上市。 集團目前正進行旗下各子公司的重組,初步規劃,未來將會成立友嘉實業控股公司,並將以「兩岸最大自動化系統業者」的身分回台上市。 問:對全球工具機產業景氣及友嘉集團的展望為何? 答:台灣工具機產業面對日圓、韓元及歐元相繼貶值,加上人民幣近期又重貶,在國際市場競爭確實面臨極大壓力;最近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雖貶值,但相對於日圓、韓元等競爭對手,貶值幅度仍明顯偏低。 另一方面,中國大陸整體經濟景氣不如預期,嚴重衝擊台灣工具機產品銷往大陸的實績。 目前,全球工具機市場,除了美國一片大好,歐洲持平,中國大陸低迷,亞洲及中南美洲也都不好。 可以預期,今年工具機產業景氣恐怕不佳,展望明年,雖不比今年差,但也不會比今年好;研判整體工具機產業景氣,可能要到2017年才會比較明朗。 值得注意的是,新台幣匯率仍是主要關鍵之一,建議對美元匯率至少要貶到34元,才是合理價位。 …